图片
2015年李旺岐在学校办公室
图片
北方李旺岐硬笔临怀素《食鱼帖》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北方李旺岐临图片
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 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图片
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图片
会,当得扶羸也。九日怀素藏真白。北方李旺岐临附:怀素《食鱼帖》原作(以下图文源自网络)图片
怀素《食鱼帖》(古摹本) 水墨白麻纸本手卷 原藏于青岛市博物馆
怀素《食鱼帖》,古摹本,亦称《食鱼肉帖》,8行56个字,规格为29cm×51.5cm。原藏山东潍坊望族,“文革”中被抄入青岛博物馆。1977年,书画鉴定家徐邦达在青岛一堆废弃待处理的书画堆中拣得。此前,已有鉴定家谓此帖为“赝品”,差点毁于一旦。1981年归还个人后,不知所终。
宋人吴喆曾跋此帖:“素公草书超妙自得,笔老而意新,在当时已为独步。虽散流人间甚盛,然自唐迄今二百余年,士大夫家所藏,罕有完者;而此帖首尾皆具,尤可珍也。”
此帖书法高华圆润,放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使转灵活,提按得当。亦有评者认为,此帖笔画稍滞涩,枯笔中有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就作品价值而言,早期摹本与真迹具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史载怀素性疏放,不拘细行。作为僧人,他在《食鱼帖》中却大谈食鱼吃肉,表现其蔑视封建世俗和宗教戒律的豪放性格。这一点,与其书法所体现奔放不羁的艺术个性是相通的。 怀素性情疏放,钟情草书,饮酒吃肉,交结名士,与李白、颜真卿等都有交游,以“狂草”名世,唐代文献中有关怀素的记载甚多。怀素作草,善用中锋,气势如“骤雨旋风,声势满堂”,达到“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的境界。虽然运笔疾速,但在通篇的飞动之中,极少出现失误,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法度。
细观此帖,放逸流畅而不狂怪,笔调洒脱又显凝练,用笔之精熟、精准,令后人难以企及,总体书风同其《自叙帖》略近,但没有《自叙帖》放纵,比之《小草千字文》,又显粗重、爽利,一气呵成。
《食鱼帖》是“韵”与“法”的结合,此帖之“韵”,不时在字里行间流露,有韵乃佳、乃雅。从此帖中,可以看出怀素除了极为深厚的书写功力和超人的审美情调外,其玩世不恭、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这种气、这种韵,令学书者懂得什么是“神品”。
临习要点:
1、中锋行笔,注意用笔的精到、精准,一张一弛,轻重相宜。
2、怀素草书,除了学其草法、结构外,更为重要的学其草情,若只有章法而无草情,则是依样画葫芦。草书楷写,不能真正体现草书的精深、广大之境。
图片
图片
【释文】老僧在长沙食鱼,及来长安城中,多食肉,又为常流所笑,深为不便。故久病不能多书,实疏。还报诸君,欲兴善之会,当得扶赢也。□日怀素藏真白。
怀素《苦笋帖》(李旺岐硬笔):图片
释文: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李旺岐临
怀素《苦笋帖》:(图文源自网络) 草书《苦笋帖》卷,绢本,无年款。纵25.1厘米,横12厘米,上海博物馆藏。图片
【1】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这件《苦笋帖》文字不多,总共才14字,字圆锋正,精练流逸。不仅能使我们观赏到那娴熟的笔法和行云施雨、走蛇舞龙般的线条之美,同时还能直接感受到作者书写时的内在气质。引首:乾隆“醉僧逸翰”。帖后有米友仁,项元汴、李佐跋。著录于《妮古录》、《书画记》、《平生壮观》、《大观帖》、《诒晋斋帖》、《三希堂续帖》。
图片
2015年冬李旺岐在校园
李旺岐,笔名北方,男,生于1960年9月,现居甘肃省平凉市,平凉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毕业于兰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研习诗书三十余年,酷爱毛体,师法怀素黄庭坚。2014年参加书法赛事,多次获奖,曾获得全国书法“500强”称号。倾心力作:《北方李旺岐钢笔草书唐诗三百首》一部,上、下集(A4纸465页)。
2015.5.15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