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参考消息网消息,菲律宾近期表示,其海岸警卫队打算从法国购入40艘快速巡逻艇。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司令罗尼·吉尔·加万上将在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他们计划把其中一部分巡逻艇部署在南海争议海域。加万上将还指出,这笔交易在马尼拉致力于海岸警卫队现代化的进程中,属于“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采购”,这些船只将在四年内开始交付。不过,他拒绝透露这些船只的具体参数。菲律宾方面称,购买这些船只大约需要4.4亿美元,并且会得到法国政府发展援助资金的支持。
虽然巡逻艇的具体细节还没有公开,但需要指出的是,法国过去曾借助其造船厂向其他国家供应巡逻艇。像法国的OCEA造船厂就已经给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多个国家交付了FPB 72型高速巡逻艇。这次的采购发生在中菲南海局势越发紧张的时候,法国这种拱火递刀的行为可谓是相当“及时”。另外,由于法国在欧盟带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高额关税,作为反制手段,中国也针对主要产于法国且在中国占据绝对垄断地位的白兰地开展了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尽管菲律宾与法国各有自己的盘算,但二者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指向,那就是中国。菲律宾通讯社8日消息显示,菲总统马科斯于当日正式签署了“菲律宾海洋区域法”和“菲律宾群岛海道法”,从而宣告菲律宾所管辖的海域范围,并且指定外国船只和飞机通行的航线。就在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就菲律宾出台所谓的“两法”召见了菲驻华大使并提出严正交涉。显而易见,马尼拉出台所谓的“菲律宾海洋区域法”,其目的就是企图借助国内法的形式,将中国南沙群岛的大部分岛礁以及相关海域占为己有。
菲律宾向法国订购的40艘快速巡逻艇,数量虽不少,然而其作战能力实则有限。据公开资料显示,这些快艇长度约为35米,所装备的小口径机关炮火力不足,并且舰体结构与防御系统较为脆弱,这致使它们在风浪较大的海域或者复杂对抗环境下难以长时间维持稳定状态。不管是巡逻能力,还是武器系统方面,这些快艇都未能达到真正作战舰艇的标准。由此可见,菲律宾的这一行为更像是一种“表面威慑”之举。
法国企图运用“围魏救赵”这种策略来解决问题,然而这一做法实则只会让事情向更糟糕的方向发展。这种做法毫无成效不说,还极有可能使中法两国之间的紧张氛围加剧,让形势变得更为严峻。如果法国持续这么做,最终必然会因其愚蠢之举而自食恶果。可以说,马克龙真该多向德国大众学学,人家都喊出了“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可法国却偏要将中国视作对手。要是真这样执迷不悟,可别落得个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场。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中国商务部网站于近日发布了一则公告,针对欧盟进口的白兰地采取临时反倾销措施。据公告内容,在2024年8月时,商务部发布了2024年第35号公告。该公告初步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相关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国内的相关白兰地产业面临着实质损害威胁,并且倾销与这种实质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联。于是,商务部做出决定,通过保证金或者保函的形式来施行临时反倾销措施。从2024年11月开始,进口经营者在进口被调查的产品时,必须按照公告所规定的各公司的保证金比率,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提供相应的保证金或者保函。
尽管欧盟已正式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开征为期5年的反补贴税,不过双方的磋商依旧在持续推进,目的在于找到一个双方业界都能够认可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法国也在为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实施反倾销措施寻求谈判的机会。据法新社消息,法国外交部外贸部长级代表普里马此前在上海指出,法中并不存在贸易摩擦持续加剧的风险,所以双方有必要开展谈判,谈判的大门“显然是敞开的”。她还称,法中在工农业领域有着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期望这种合作能够持续发展,并且不断得以巩固和拓展。
在欧盟公布终裁结果之后,突然有消息称其将派遣官员前往北京与中方进行磋商,目的是“找到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替代方案”。有分析指出,欧盟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既不想从根源上纠正其错误做法,同时又担心遭到中国的“报复”。一些欧洲媒体猜测,中国的汽车企业可能会因此暂停对欧洲部分国家的投资计划。斯洛伐克总理菲佐、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等多位欧洲政要纷纷批评欧盟的这一做法缺乏明智性,会给欧洲的竞争力带来极大的损害。
欧盟法国白兰地菲律宾巡逻艇发布于:江苏省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